深圳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11:34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动态
金融调控加大力度 为稳定经济大盘作出贡献
发稿时间:2022-12-19 供稿: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2年,面对疫情多发散发、房地产市场下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2022年稳经济力度明显加大,各项政策应出尽出。金融管理部门及时出台一系列货币金融措施,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决稳住经济大盘。

  2022年,人民银行实施两次全面降准,提前完成上缴结存利润超1万亿元,降低政策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持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在2021年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后,2022年,人民银行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靶向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也成为扩投资、稳经济的关键举措。疫情期间,批发零售、交通物流、餐饮住宿等行业及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金融管理部门及时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支持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纾困发展,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遭遇内外多重因素超预期影响,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应对,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定经济大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采取总量和结构工具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深化改革、精准施策,兼顾短期和中长期,兼顾内外平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多个目标取得平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三支箭”护航楼市平稳

  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今年以来,金融支持“稳地产”的力度持续升级。从年初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政策调整、年中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设立专项借款“保交楼”,到LPR下行、各地降低首付比和房贷利率,政策面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力保楼市平稳。11月以来,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即“金融16条”)为代表,政策面稳地产力度持续加码,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大幅提振市场各方的信心。

  中国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根据政策侧重点不同,本轮房地产政策调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保需求阶段。2022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购限贷限价、降低首付比例等各类需求侧调控政策。其中,一线城市以跟随LPR下调房贷利率为主,二线城市以放松限购限贷限价为主,三、四线城市几乎全面放松甚至出台人才补贴、多孩家庭补贴等买房鼓励政策。

  第二阶段是“保交楼”阶段。8月份,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措施,通过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贷款等方式加大力度保交楼、稳民生。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此举推动全国商品房竣工和施工面积近两个月出现明显改观。

  第三阶段是2022年11月以来,以“金融16条”为代表,政策面从开发贷款、 信用贷款、信托贷款、债券和信托融资等表内表外各类融资渠道对房企融资予以积极支持,“第一支箭”(信贷支持)和“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先后离弦。据统计,6家国有大型银行先后与18家房企开展合作(其中民营房企数量有10家),共计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超1.6万亿元。除了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也已行动起来,与房企达成授信合作。这将有助于化解房企流动性风险,防止风险蔓延。11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决定在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五项措施,其中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标志着“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正式落地。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三支箭”明确了金融支持稳房地产的一揽子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强,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融资,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为基建投资“输血”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是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2022年6月,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2022年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第一批3000亿元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并增加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金融工具支持银行。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稳经济大盘的积极作用,首先体现在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缺口问题上。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末,两批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资本金。与此同时,配套融资也在积极跟进。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今年新增的8000亿元信贷额度,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同步跟进重大项目配套融资。据统计,目前,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有效满足了项目建设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助力下,实物工作量正在加快形成。据了解,第一批3000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在今年第三季度已实现全部开工建设,第二批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也将按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分批实现开工建设,力争在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从落地效果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6%,明显高于去年全年的0.4%。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加快落地,将不断释放“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的综合效应。人民银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配合督促项目开工建设和加强要素保障,加快其他资本金到位,推进金融工具加快资金支付使用,支持项目配套融资衔接跟进,推动更多有效投资年内加速落地,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

  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

  推动实际贷款利率降低、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一直是近几年金融调控的政策目标之一。今年以来,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行0.15个和0.35个百分点,带动企业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9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

  在这背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实际执行中,很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接近自律上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利率有效传导,存款利率难以跟随市场利率变化。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新的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当前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9月中旬,部分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进调整。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这是银行根据市场利率变化调整存款利率水平的主动行为,体现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数据显示,9月份,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0%,较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前的4月份下降0.14个百分点,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降低实际贷款利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人民银行在上述报告中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