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11:06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首页
协会介绍
行业动态
培训教育
党员之窗
互动专区
会员登陆
行业动态
协会新闻
重要要闻
小额贷款信息
协会活动
业内动态
最新动态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动态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部署!传递这些重要信息→
发稿时间:2024-07-30 供稿:金融时报客户端
7月29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在梳理今年以来的“成绩单”时,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总局系统机构改革稳步实施,“四级垂管”监管架构正式形成。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取得积极进展,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推进。强监管严监管初见成效,监管制度建设全面提速,监管执法力量得到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高,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四新”工程实施有声有色。
同时,会议部署了下半年三大重点任务,即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一是着力防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包括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二是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提升金融监管效能;三是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做好“五篇大文章”、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等细化任务。
着力防控三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在金融监管总局部署的下半年三大重点任务中,“着力防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被置于首位。
●坚持稳字当头,把握好时度效,稳妥有序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定位和治理,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更好发挥作用。
●指导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就被重磅会议屡次提及。去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针对房地产领域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一方面着力支持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融资渠道稳定,另一方面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债风险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可控。近年来有关部门分类指导、“一省一策”有序推进地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目前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较峰值下降一半,一些改革重组后的机构实现了稳健经营,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改革化险仍将持续推进,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推动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化解风险。同时,中小金融机构要聚焦主责主业,实现稳健经营,立足当地做精做细,不断提升长期健康经营发展能力。
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
会议再次强调强监管严监管。
●立足监管实践,紧盯实质风险,健全
金融法制
,提升执法效能。
●加快形成“上下贯通、责任清晰、执行有力、高效有序”的监管体系,切实将“四级垂管”优势转化为金融监管效能。
●积极主动加强央地协同,合力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配合做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更好实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领导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塑性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中发表题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署名文章
。他
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七方面重大任务,其中一项就是要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谈及如何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时,王江强调,坚持既管合法更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健全监管兜底机制,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建立健全问责制度,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为此,会议对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多项重要部署。
●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聚焦养老健康、长期护理、意外伤害、灾害应对、农业生产等民生领域,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
●紧盯人民群众关切,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强化有效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传统企业
数智
改造、绿色改造,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多年来,金融部门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升级。3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27.3%;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否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衡量金融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一环。未来一段时间是经济动能转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阶段,对金融体系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领域。金融体系还应该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中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围绕促消费举措加大配套支持,保持对房地产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助力地方化债,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稳定息差水平,确保金融体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
上一条: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重点领域改革稳...
下一条:进一步全面深改开新局 为金融强国建设注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