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今天是: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2:55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动态
绿色金融发展观察:体系渐成规模攀升 金融机构参与度有待加强
发稿时间:2023-06-05 供稿: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今天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国的第9个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绿色金融正收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绿色低碳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作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我国绿色金融领域驶入快车道。

所谓绿色金融,主要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早在2016年,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初步确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五大支柱”(即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与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并要求其在支持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三大功能”(即绿色金融资源配置、风险防范和价格发现“三大功能”)。

如今,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五大支柱初步形成,三大功能逐渐显现,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完善,绿色金融在支持我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10月,党的二十大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同时,明确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无疑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持续进阶创造绝佳条件。

中国科学院博士、东方金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表示,“双碳”愿景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各界亟需大量的资金来推动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在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绿金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主要是顶层设计先行,各级部门积极推动,市场主体积极响应的‘自上而下’的驱动路径”,方怡向认为,过去近十年,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为助力绿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行业标准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2022年初,央行等四部委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绿色金融发展要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建立健全一套严格、明确、细致、可操作的标准。按照该规划要求,《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碳金融产品》等一批绿色金融标准、指引先后出炉,逐步构建起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规范绿色金融市场有序发展。

同时,绿色金融领域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不断健全。方怡向指出,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绿色金融扶持政策,通过补贴、税收、货币政策工具等激励约束机制,驱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外部效应内生化。

对此,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表示,从过去几年实践看,我国对绿色金融和ESG投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激励的核心则是以促进资金流入为主,降低成本为辅。比如,原银保监会于2022年6月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保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项指引把银行业的非信贷业务、保险业的承保及资管业务纳入进来了,激励更多资金投向绿色金融领域,涉及总计数十万亿的资产规模”,郭沛源表示。

随着标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绿色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方怡向表示,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市场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超过25万亿元。其中,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去年全年增加6.01万亿元;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2.62万亿元,去年全年发行规模8724.57亿元,同比增长44.66%;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其他绿色金融资产均取得快速的发展,对绿色实体经济的支持成效显著。

不过,方怡向指出,尽管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越来越丰富,但产品发展不均衡。“绿色信贷具有绝对主导优势,占绿色金融资产规模的近九成,而作为绿色金融市场第二规模的绿色债券,存量规模为绿色信贷规模的十分之一左右,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以及绿色股权等产品规模均较小。”

此外,方怡向也指出,我国绿色金融在区域发展上同样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绿色金融环保意识更强,绿色投资和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较大,绿色金融整体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 

金融机构参与度有待提升 

在既定的政策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将继续稳步发展。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一方面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会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容。

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绿色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痛点”。在方怡向看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尚显薄弱,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不足等问题;二是国内尚未形成适用于不同业态的绿色项目界定标准,增加了绿色投资过程中绿色资产、绿色项目的识别成本;三是绿色金融与财税政策、环保政策的衔接度有待提高,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对此,方怡向建议,想要进一步激活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需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驱动路径。一方面参考国际经验,构建市场驱动机制,促进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发展,满足应对绿色转型发展的新需要。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的积极推动,实施更大力度的全方位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积极推动中国ESG生态圈建设,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机制;此外,利用科技赋能绿色金融,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效率,鼓励金融机构使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数学建模和智能定价,建立绿色评级模型和数据库等。

当然,作为绿色金融市场主要的参与方之一,金融机构是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力军”。近几年,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都在增加,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尚有不足。“目前,绿色金融占全部金融活动的比重还不够高。”郭沛源以银行信贷市场举例称,2020年绿色信贷规模占比6.9%,2022年增加至10.3%,但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此,方怡向补充道,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方面的整体投入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金融产品设计,以及碳足迹评估、ESG风险评估等分析工具的开发、优化与使用。

如何提升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郭沛源认为,目前依然要以政策激励为主,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还有,可以鼓励更多与绿色金融长期性相匹配的长期资金入市,向市场注入更多动力;鼓励绿色金融的产品创新,推出更多品类的绿色金融产品,让供需双方获得更多样的选择。

另外,郭沛源提醒,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要掌握绿色金融的各种标准,精准识别绿色资产、绿色技术;注意风险防范,既包括传统的财务风险,也包括因为把关不严产生的漂绿风险;提升分类统计、环境效益测算、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满足绿色金融的统计、信披要求;加强内部能力建设;对前中后台的人员提供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绿金领域国际合作持续加强

积极拓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见》将国际合作确定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五大支柱之一,并提出要广泛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稳妥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推动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等要求。

“欧美等发达国家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在绿色金融领域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技术,将其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加快国内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步伐”,在方怡向看来,通过国际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绿色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促进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投资我国的绿色项目,带动绿色资本跨境流动,进而扩大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曾指出,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比如全球范围内的绿色金融标准在支持项目、约束范围、审核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际绿色金融标准亟待进一步协同;绿色资本虽然实现了境内外双向流动并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但流入和流出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绿色金融发展需求不断增长和变化,对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望未来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方怡向认为,我国已在G20框架、“一带一路”倡议等机制下广泛发起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未来应寻求在国际主流绿色金融平台和网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推动国际绿色金融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积极推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进一步协同,参与全球和区域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国内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兼容性,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此外,通过国际合作不断加强自身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培养跨学科的国际绿色金融人才,服务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推动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环境信息披露、环境压力测试、气候和环境风险识别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为绿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