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10:54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动态
精准有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速稳步回升
发稿时间:2023-04-17 供稿: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并对下一步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会议提出,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分析人士认为,相较于去年四季度例会,本次例会值得关注的表述包括:要“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在货币政策表述方面,强调“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此外,相较于去年四季度例会的“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本次例会强调“搞好跨周期调节”。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整体上仍将延续稳的基调,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增速稳步回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跨周期调节重在长短兼顾,特别是不能因“大水漫灌”而为将来留下风险隐患,同时,注重调结构,因而更加重视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滴灌。当前物价水平较低,为货币政策发力提供了空间,“搞好跨周期调节”也意味着接下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更加具有前瞻性。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围绕货币政策,会议提出,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其中,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在货币政策总体取向更倾向于稳健的基础上,“聚焦重点”意味着宏观政策更多关注扩大内需、改革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等经济重要领域,“合理适度”表明政策力度较疫情防控期间将更注重适度,“有进有退”表明适时推出增量结构性工具的同时,已达成政策目标的工具将及时退出,避免造成“大水漫灌”。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有15项,余额约为6.4万亿元,这些工具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今年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因而存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规模或者创设其他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王青表示。

  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比如,在普惠金融领域,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另外还有一些工具也可以考虑和其他政策工具进行衔接。

  金融加码支持扩大内需

  就扩大内需而言,本次例会提出“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王青表示,这意味着短期内基建投资增速不会明显回落,且将吸引更多民间投资进入基建领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同时,本次例会重申“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投资也会保持较强韧性,稳住整体投资增速。

  从银行角度来看,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认为,政策性银行有望持续发力,带动全年信贷规模高增,也有助于充分改善民营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针对市场普遍关心的消费需求偏弱问题,本次例会提出“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后续,政策仍将注重通过综合发力释放消费潜力,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大宗消费品、社会服务消费等重点领域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加强大宗消费金融场景建设,稳定增加汽车、家电、住房家居等大宗消费,拓展文旅体消费,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同时,继续引导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稳定和带动就业,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助力经济进入内生良性循环轨道。

  有效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

  本次例会在回顾今年以来的成果部分提到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明显下降。相较于去年四季度例会,“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为新增表述。王青表示,这意味着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已取得具体效果。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于2022年4月建立,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新的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从实际情况看,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大型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去年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对此相应作出下调。2022年9月中旬,部分全国性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进调整。

  王青分析称,金融管理部门反复强调“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为在政策利率保持稳定的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