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日期间,全国消费活力十足。一方面,消费回暖势头延续,以旅游消费为例,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线下形成本地化、更绿色、重体验的高质量消费新趋势。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9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从抓重点、拓场景、畅流通三方面发力,继续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恢复和激活消费场景,通过数字赋能、商旅文体融合等打造消费新场景;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积极扩大乡村消费。
金融特别是消费信贷,是鼓励消费、促进消费市场活跃的重要工具。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企业、消费金融企业等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
今年以来,为稳定扩大消费,发放消费券、开展集中促销、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接连落地,为金融支持消费拓宽了应用场景、提供了施展空间。眼下,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到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公司,都对消费金融市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接下来,对金融机构来说,应思考突破传统模式,找准着力点,充分发挥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释放消费潜力、助推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意愿。
首先,金融助力释放消费潜力,要着力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化消费需求,拓展消费场景。
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和信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机构应针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金融服务。一方面,要支持新市民稳定就业、满足合理购房信贷需求,并为其购买家具、家电等合理消费提供适当的消费信贷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数字赋能,多举措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广泛连接文旅、装修、数码、家居等线上线下重点消费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
其次,金融助力推动消费升级,要着力支持消费重点领域,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国家出台的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政策,完善已有信贷方案,更有针对性地促进重点领域扩大消费。
统计显示,家电、家居、餐饮、汽车消费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市场发展空间较大。2021年,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接近208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正处于中速增长阶段。有机构预测,未来10年,我国新车销售规模将保持年均1.5%至2%的潜在增长率,预计2025年汽车销量近3000万辆。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无疑需要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只有通过汽车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消费需求,消费市场潜力才能得以快速释放,消费动能才能更足。
再次,金融助力激发消费意愿,要着力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积极扩大乡村消费。
据统计,我国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比例超过30%,消费潜力巨大。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金融机构大有可为。一是主动对接连锁商贸流通企业、大型商超、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公司等,为其下沉农村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信用信息平台以及金融科技手段,为县域商贸、物流、供销等领域企业和合作社提供资金结算、供应链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三是继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促进消费金融和信用卡下乡进村,聚焦特色产业,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提供中长期贷款产品。
此外,金融机构可以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降低消费信贷成本。今年以来,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消费信贷成本下行。最近公布的1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有所下调,市场整体融资成本下行,消费信贷市场利率也会有所下降。接下来,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高资金获取能力和金融科技水平,借助科技力量精进模型和算法,深入场景,刻画出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和借贷习惯,推送便捷适宜的消费信贷产品,充分发挥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