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获得更多参政议政机会,是深圳聚集专家智慧谋发展大局的体现。记者采访发现,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和双碳、超大型城市治理等话题备受院士们关注,并呈现“战略性、前瞻性、民生性”的特征,紧扣城市定位、发展大局和社会治理。
未来五年,深圳将坚持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突破口,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而院士是城市创新的攀峰者和掌舵人,不仅要在各自科技领域持续发挥关键创新引领作用,更要在国家重大创新任务中主动“揭榜挂帅”。
因而“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动向”,今年仍最牵动院士们的心,并表达了对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科学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关注。
“当前无论是疫情影响,还是国际形势,都对深圳这样一个以创新驱动和国际化为特点的城市,形成了较大挑战。深圳该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强化内功、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才能够在高质量发展转型中续写新的辉煌。”深圳市政协特邀本市界别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说。
深圳市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俞大鹏说,过去一年,科技界别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献计献策。今年他将围绕这一主题,尤其在科技引领创新、前沿科技研究要自主可控等相关议题上建言。
“深圳建设继北京、上海、合肥之后的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重要机遇。该中心建成后,以光明科学城为支点,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平台为支撑,将助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实力、竞争力和引领能力的大幅提升。”俞大鹏说。
高校是发展源头创新和基础研究的主阵地。从清华大学履新南科大以来,深圳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薛其坤一直关注深圳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的发展。
去年,他就带来了《关于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实验室设备共享的建议》,建议立法保障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今年,薛其坤一如既往地关注科技创新资源的布局和利用,将重点关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平台和科学设施的布局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层次人才,院士们也不约而同以科学视野和战略眼光谋划长远。在诸如“深圳作为我国城市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如何在19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划布局未来发展空间、实现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深入思索,提出了“加强地球科学研究”“打造低碳、零碳城示范区”等多个建议。
深圳市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地球物理学家陈晓非认为,深圳具有复杂的地质环境、复杂的气候特征,如台风、暴雨等,同时海岸线广阔、发展空间狭小、人口密集,这对于地下空间利用、地质和气候灾害防备、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等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亟须加强地球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力量。
“建议深圳将地球科学纳入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资助领域,加强地球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公共平台、野外试验场等建设,加强对地球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投入。”陈晓非说。
深圳市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低维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成会明一直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过去一年,他最关注“碳达峰”“碳中和”变革下深圳的举措和行动。今年,他将目光聚焦在光明区,建议光明科学城打造为低碳、零碳城示范区。
“建议依托光明科学城现有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碳中和方向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合作,打通科学城低碳原始创新之路,同时建立‘绿色低碳+高新科技’产业模式,打造科学城高绿度完整产业链。”成会明说。
科学家素来强调笃行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将科学发现转化为创新应用成果。记者注意到,院士们将自身专业与时代所需深度结合,如为建设“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支招,着眼于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居民安居乐业。
深圳市政协特邀本市界别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认为,当前疫情对于城市治理提出了挑战,也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引导性”需求。为此,他建议,加强“城市一盘棋”的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市、区、街道、社区多层级、多部门协调联动,做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共建共享等,走出一条属于深圳自己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来。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非常有信心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会在国家城市治理、社会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当中,再一次发挥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作用。”郭仁忠说。
深圳“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打造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深圳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今年也带来《进一步细化并加快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十四五”期间,深圳提出要着力打造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深圳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今年也带来了《进一步细化并加快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陈湘生认为,城市”是由“城”与“市”构成的空间体系,“城”的韧性、“市”的有序、“管”的有效,这三个维度构成“韧性城市”的内涵,也即城市安全的基石。
“深圳在全球是最有条件实现“韧性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之一,深圳可以通过韧性城市建设,把大多数‘应急’前置,率先在国际上成为特大城市治理中风险防控的标杆。”陈湘生说。
陈湘生建议,深圳打造城市“空、海、地“全覆盖一体化安全智能平台,将目前分散在各单位或部门或机构里的各类平台统一互联共享;融合政府各部门数据,充分利用全域感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析,实现对城市风险做到有效的事前预控决策,事中迅速应对,事后高效救援,实现对城市“管”的有效。
同时,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利用,将生命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尤其是极端状态下饮用水资源和应急食品转向地下,强化综合管廊的统一规划建设与安全智能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