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知道有贷款需求找银行,但在过去十二年里,有一个行业也为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它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2005年底,全国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在山西开业。2008年银监会会同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后,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诞生。
截至今年6月,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共有8643家,贷款余额近万亿元,从业人员超10万人。
小贷公司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实施监管的地方法人金融企业,是除“一行三会”监管的金融机构之外,唯一合法从事专业放贷的金融企业。
作为普惠金融的一支小分队,小贷行业被称作是金融领域的“毛细血管”,与以往的银行不同,小贷公司主要扎根于“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弥补信贷服务领域短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历了前期行业的快速扩张后,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换挡期,小贷行业也在近两年加速洗牌,经过大浪淘沙后的小贷公司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探索普惠金融创新的小贷公司
小贷公司的商业模式起初多是从国外引进,经历了十多年“中西结合”的本地化发展,国内小贷行业日渐壮大,业内认为,让传统小贷行业插上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翅膀“,才能使小贷行业提质升级。
宁夏东方惠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惠民”)的“盐池模式”被行业列为标杆,其核心就是扎根老少边穷地区,深耕”三农“。东方惠民董事长龙治普在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下称“论坛”)上表示,小贷公司要想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清晰的经营定位,东方惠民就是要走向贫困地区,迈向低端家庭、开发低端市场。
在客户群体选择上,东方惠民瞄准有显性需求、隐性需求和潜在需求这三类农村客户,对隐性需求的客户,如农村妇女,通过近距离对话等方式了解她们的金融需求。龙治普称,发展普惠金融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大多数小贷机构都是通过打造熟人圈子来解决,以客户之间的相互熟知排除有潜在风险的客户、降低成本、筛选客户、督促还款、帮助客户提升能力等。
东方惠民填补了甘肃、宁夏等地区银行覆盖不到的信贷服务“盲点”,既满足了边远地区的人民的信贷需求,也壮大了自身的发展。目前东方惠民10家分公司的240名员工服务着2400多个客户,贷款余额5亿多。
还有一类小贷公司,他们借助大数据等高科技挖掘产业供应链上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如重庆海尔小额贷款公司。其总经理汪传国介绍,公司有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和科技和数据驱动两大核心业务模式。前者是选择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的行业,围绕行业核心大企业,为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后者是利用行业核心企业提供的采购数据、外部交易数据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小微企业融资的自动化审批。
汪传国坦言,依靠科技和数据驱动实现快速放贷,其背后必须有强大的IT系统支撑和完备的风控体系建设,这对小贷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
业内认为,传统小贷公司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未来普惠金融要依靠大数据等高科技提高自身运作的安全和高效。
资金来源单一成挚肘
尽管小贷公司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是金融领域的“毛细血管”,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业务开展受地域限制等困境。
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闫坤认为,小贷行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股东注资,这严重影响了小贷业务的拓展,也影响其普惠金融功能的发挥。因此,她建议,应适当放宽小贷公司杠杆比例限制,筛选出一批致力于为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优秀小贷公司,允许它们有多种渠道获得融资,如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同时支持地区内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小贷公司上市,通过股权融资缓解后续资金的匮乏问题。为促进小贷行业的区域均衡发展,闫坤认为,政府可鼓励东部实力较强、经营状况好的小贷公司在西部开设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把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带到中西部;其次,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金融机构对中西部小贷公司给予适当的融资利率优惠等措施,为中西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点金工作室 孙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