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11:52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重要要闻
为扭转民间投资下滑营造良好环境
发稿时间:2016-09-09 供稿:经济参考网

 

●对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现在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我国经济运行将呈L型走势,而且L型的后半部可能时间比较长,不是一两年就能过去的。这种信息对于提振企业赢利预期是很不利的。

  ●这既不能靠“大水漫灌”,也不能靠“喷灌”、“滴灌”。“大水漫灌”,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会造成大起大落的后遗症;而“喷灌”、“滴灌”,则显宏观调控力度不足,难以带动经济增速的回升。这表明,要营造出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已经不是短期宏观调控层面所能解决的,而必须从国家总体宏观经济管理和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更高层面来解决,寻找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

  ●营造有利于形成企业赢利预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是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充分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说要重回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状态,而是说我们要遵循经济波动客观规律,使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内有升有落,正常波动,健康推进。

  2016年初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近几年来尚未有过的严重下滑局面,1-7月,其累计同比名义增速降至2.1%。迅速找到民间投资增速快速下滑的原因成为政府和专家们的当务之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间投资是市场化比较强的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赢利预期、赢利前景,民营企业是不会贸然投资的,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剧烈下滑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企业对投资的赢利预期不振、前景迷茫。他认为,要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扭转民间投资增速的严重下滑,就需要营造出有利于形成企业赢利预期的良好宏观经济环境。

  民间投资下滑呈现三个“首次”

  《经济参考报》:2016年初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近几年来尚未有过的严重下滑局面,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走势分析中大家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作为长期研究经济周期的著名经济学家,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树成:我也观察到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这一问题,我用三个“首次”来概括这种现象。这是自国家统计局2012年正式发布民间投资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出现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滑,首次出现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总体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简称“全国投资增速”),首次出现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首先,就民间投资增速本身的情况来看,2016年1-7月,其累计同比名义增速降至2.1%。这是有该项统计以来的最低点。回顾近几年情况,2011年,民间投资增速处于较高位势。在该年大部分月份里,其增速在34%至35%左右,最高点是2011年1-10月的35.1%。2012年至2014年,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进入速度换挡期的大背景下,民间投资增速处于平缓下滑之中,但还处于18%以上。2015年,其下滑略有加快,但也维持在10%以上。然而,进入2016年之后,其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2016年,从1-2月,到1-7月,其各月份累计同比名义增速分别为6.9%、5.7%、5.2%、3.9%、2.8%和2.1%。2016年1-7月,其累计同比名义增速2.1%,比2015年同期增速11.3%下滑了9.2个百分点;比2015年全年增速10.1%下滑了8个百分点;而比2011年1-10月的最高点35.1%,则下滑了33个百分点。

  其次,就民间投资增速与全国投资增速的比较来看,2016年1-7月,全国投资累计同比名义增速为8.1%,民间投资增速比其低了6个百分点。回顾近几年情况,在2011年至2014年的4年中,民间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投资增速。民间投资与全国投资的增速之差最高时,为2011年1-12月累计。当时,民间投资增速为34.2%,全国投资增速为23.8%,高出10.4个百分点。在2015年的各月内,民间投资增速与全国投资增速较为接近,或相等。进入2016年之后,民间投资增速均低于全国投资增速,即民间投资与全国投资的增速之差呈现负值。

  最后,就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来看,2016年1-7月,该比重明显下降至61.4%。回顾近几年情况,2012年至2015年间,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内的最高点62.1%(1-6月累计),上升至2013年内的最高点63.9(1-5月累计),又上升至2014年内的最高点65.1%(1-5月累计),继而,又上升至2015年内的最高点65.4%(1-5月累计)。而2016年上半年该比重的最高点是1-4月的62.1%,比2015年的最高点下降了3.3个百分点。若以2016年1-7月该比重61.4%看,则比2015年的最高点下降了4个百分点。

  赢利预期问题是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最关键原因

  《经济参考报》:民间投资严重下滑这一现象出现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专家学者都在努力寻找背后的原因有哪些,以期对症下药,把民间投资拉回到正常水平。毕竟民间投资在全国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的情况下。在您看来,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原因有哪些?

  刘树成: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今年6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工作汇报。从会议的报道看,找出四大突出问题:一是部分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协调、落实不到位;二是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难以享受与国企同等待遇;三是融资难融资贵、缴费负担重;四是一些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少数地方政府失信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我认为,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重要原因,但还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因为以上影响民间投资增速的问题都不是新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实际上,近年来政府已采取多项政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经济参考报》:如您所言,在存在同样的问题且政策措施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为什么前几年还一直高于全国投资增速的民间投资增速却在2016年出现如此剧烈的严重下滑?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刘树成:我们知道,民间投资是市场化比较强的一种经济活动。之所以说“市场化比较强”,因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民营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二是以获取赢利为目的。如果没有赢利预期、赢利前景,民营企业是不会贸然投资的。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如此剧烈的严重下滑,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的回落,到2015年,企业整体赢利呈现大幅下降或负增长局面,使2016年投资的赢利预期不振、赢利前景迷茫。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月度累计同比增速来考察,2015年各月均呈负增长。回顾近几年情况,2011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处于25%—34%之间相对较高的位势。但2012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恶化,1月至9月,连续负增长。2012年1-12月全年累计仅增长5.3%,比2011年全年的25.4%下降了20.1个百分点。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出现约11%左右的恢复性增长。本来看到一些希望,但好景不长。2014年下半年,利润增速又开始下滑。2015年全年,各月累计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使赢利预期受到严重伤害,使赢利前景再次迷茫。2016年1-7月,利润增速虽略有6%左右的一些恢复性增长,但赢利预期已不再被看好。民间投资只好选择观望,以避险。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行为规律的。

  所以,赢利预期问题才是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最关键原因。在经济学研究中,按照预期的不同形成机理,美国经济学家穆斯曾把预期归结为四类:古典预期、外推性预期、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

  古典预期是指,对某一经济变量,其在现期对未来的预期值,等于其上一期的实际值。就企业赢利问题来说,在2016年对未来企业赢利的预期值,等于其2015年的实际值水平。一般说来,企业赢利在2015年的实际值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古典预期,在2016年企业赢利的预期值也处于与2015年实际值相同的较低水平,表明2016年企业盈利预期是不被看好的。

  外推性预期是指,对某一经济变量,其在现期对未来的预期值,不仅依据其上一期的实际值水平,而且还取决于其上一期实际值对再上一期实际值的变动趋势。具体说,在2016年对未来企业赢利的预期值,不仅等于其2015年的实际值水平,而且还要考虑2015年实际值对2014年实际值的变动趋势。一般说来,企业赢利在2015年的实际值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企业赢利水平在2015年比2014年处于下降趋势,这样,按照外推性预期,2016年企业赢利预期也较为悲观的。

  适应性预期是指,对某一经济变量,其在现期对未来的预期值,不仅依据其上一期的预期值,而且还要根据其上一期实际值对其上一期预期值的偏离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说,在2016年对未来企业赢利的预期值,不仅等于其2015年时的预期值,而且还要考虑2015年实际值对2015年时预期值的偏离误差。一般说来,企业赢利在2015年时的预期值不高,而且企业赢利在2015年的实际值水平低于其当年的预期值,这样,按照适应性预期,2016年企业赢利预期也是不被看好的。

  按照以上三类预期,2016年企业赢利预期都是不乐观的。以上三类预期均是凭借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做出预期,而没有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期。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能够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一切信息,对经济变量的未来值做出无偏的、合乎理性的预期。这里,“一切信息”包括:最新的数据资料,最适宜的经济理论和预测模型知识,对政府政策效应的把握等等。假定人们一般是不会浪费信息的。“无偏”是指:在不考虑随机影响时,对未来的预期值总是与未来的实际值相吻合。当引入随机影响时,人们会认识到随机影响的存在,知道随机影响的概率分布,因此,人们的预测不会出现系统性误差,这样,某经济变量的未来实际值就可以用其当前的预期值来替代。理性预期的数学表达比较复杂,但其重要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期。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很难得到充分的信息,很难做出对未来无偏的、合乎理性的预期。就企业赢利问题来说,一些重要的信息就很难把握。比如,对政府将要采取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其内容如何、力度如何、效果如何,还很难准确地预估。政府表示将要采取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但这还很难成为提振企业赢利预期的支撑。再如,对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现在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我国经济运行将呈L型走势,而且L型的后半部可能时间比较长,不是一两年就能过去的。这种信息对于提振企业赢利预期是很不利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预期不是凭空形成的。一方面,预期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因素,不能只靠口头鼓舞信心就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也很难根据充分的信息做出理性预期,而更多的还是从刚刚经历过的、现实的情况出发,做出外推性或适应性预期。所以,要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扭转民间投资增速的严重下滑,就需要营造出有利于形成企业赢利预期的良好环境条件。

  营造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参考报》:既然已经意识到,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关键在于营造出有利于形成企业赢利预期的良好环境条件,那么政府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刘树成:在市场化情况下,为民间投资增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需要多方面努力,归纳起来,可包括四大环境条件:

  一是政策与制度环境条件。政府简政放权,放松对企业的微观管制,实行市场公平准入原则,实施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等等。

  二是资金环境条件。拓宽市场融资渠道,改进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间投资提供适度宽松的信贷条件。

  三是法律环境条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保护知识产权等。

  四是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条件。营造有利于形成企业赢利预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在以上四个环境条件中,前三个是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前三个条件主要是解决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秩序等问题,但还不能直接形成企业盈利预期。以上第四个条件,即营造有利于形成企业赢利预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则是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一般说来,要使市场形成赢利预期,就需要有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在上升期和回落期具有不同的环境条件。上升期是市场活跃期,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之间,以及在社会再生产的投资、产出、销售、收入、消费等各环节之间,具有向上作用的连锁扩散效应和累积放大效应,社会需求旺盛,经济增速回升,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和良好,企业利润增速恢复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形成赢利预期和展现赢利前景。只有在这种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下,民间投资才会活跃起来。而回落期是调整期、消化期、淘汰期,这时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之间,以及在社会再生产的投资、产出、销售、收入、消费等各环节之间,则具有向下作用的连锁扩散效应和累积放大效应,社会需求低迷,经济增速疲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企业利润增速普遍下降,从而市场上弥漫着悲观的赢利预期,赢利前景迷茫。在这种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下,民营企业一是没有意愿去投资,二是没有好项目去投资,三是没有钱去投资。

  《经济参考报》:怎样营造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

  刘树成:我国GDP季度同比增长率从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从总的趋势看,已经连续25个季度(跨了6个年度)的回落。回顾2008年以来的情况, 2008年和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我国GDP季度同比增长率走出了一个“V”字形的先下降、后反转的轨迹。到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回升到12.2%的高峰。其后,从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降到6.7%,从总的趋势看,出现了连续25个季度的回落。这表现出我国经济发展在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速度换挡情况。GDP季度同比增长率这25个季度的回落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第一个小阶段,是增速大幅下滑。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2.2%,下降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7.4%,回落了4.8个百分点。第二个小阶段,是增速平缓回落,并逐渐趋稳。从2012年第四季度的8%,下降到2016年第二季度的6.7%,回落了1.3个百分点,降幅已明显收窄。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但是,在经济增长率已连续25个季度回落,且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的情况下,要营造出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已经不是靠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是靠临时的反周期对策、不是靠简单的放松银根等措施就能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这既不能靠“大水漫灌”,也不能靠“喷灌”、“滴灌”。“大水漫灌”,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会造成大起大落的后遗症;而“喷灌”、“滴灌”,则显宏观调控力度不足,难以带动经济增速的回升。这表明,要营造出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已经不是短期宏观调控层面所能解决的,而必须从国家总体宏观经济管理和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更高层面来解决,寻找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阐明了国家战略意图,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抓好“十三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将会形成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在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中,特别是抓好165项重大工程项目的落实,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对于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持久推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165项重大工程项目涉及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五大方面,充分体现了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中,抓好我国经济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的三大国家战略的落实,对于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持久推动力量亦具有重大作用。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国家战略的布局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将会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既能释放出需求面的巨大潜力,又能释放出供给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抓好《中国制造2025》的贯彻落实,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也将凝聚起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

  我们说,营造有利于形成企业赢利预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是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充分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说要重回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状态,而是说我们要遵循经济波动客观规律,使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内有升有落,正常波动,健康推进,特别是借回升之势,营造出良好的、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这不仅有利于鼓励民间投资,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局面,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稳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