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资产的最大难题在债务清理
发稿时间:2013-07-15 供稿:
与以往中国更依赖于“增量”做文章不同的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更倚重在“存量”上做文章。近一时期以来,围绕盘活财政金融资产存量,降低债务水平、降低杠杆率,优化资本结构,中国正在寻找新一轮经济改革突破口。不过,这一过程可能依然会充满曲折。
要盘活资产首先要清理债务。大量依靠债务融资、出现结构错配是存量资产难以盘活的重要原因。中国整个经济体内隐藏着巨额的存量债务,债务黑洞吞噬并沉淀着新增货币,大大降低了货币乘数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未来资产证券化可能会成为一大方向,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均对其有很高的利益诉求。但在推进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必须先建立起风险评估和监管大框架,防范过度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新增风险。毕竟,为解决老问题而制造新问题肯定不是政策的出发点。
盘活存量势必要对既有格局做出重大改革,而这又势必对旧的、不好的资产做全面地清理,并做出优化调整。因此,盘活存量也被视为盘活中国经济的一盘大棋。
为抵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波,“4万亿”刺激经济增长计划衍生出28万亿的投资存量。在投资扩张的推动下,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不仅导致了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降低,也导致了包括政府、居民、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部门负债率大幅上升,资产负债表出现明显恶化。
今年以来,伴随着实体经济下行,以及债务率持续攀升,大量资金更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根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2013年一季度表外融资增加2.02万亿元,同比多增1.33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32.8%。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债券融资的大幅增长,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背离,释放出来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和虚拟经济内自我循环,导致“金融空转”之势愈演愈烈。其中大量资金逐利房地产领域,因为房地产价格的持续攀升为资本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投资回报。
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监管套利”也不断出现,企业从银行贷款和债券市场获得的资金以其他形式(如信托、委托贷款)被转贷,导致资金量与经济增长出现严重的不匹配。因此“纠正资源错配、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效率”是“盘活存量”的重点与核心。
然而,“盘活存量”的最大难题还在于如何清理债务和不良存量资产,如何把流向虚拟经济领域以及沉淀于不良资产及产能过剩领域的存量资产盘活起来。受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质量波动、房地产贷款质量波动影响,部分银行拨备压力逐渐增大,资产质量波动反过来又影响银行的利润留存能力,在外部筹资环境不宽松的情况下,部分银行短期内无法筹到必须的资本数额,加剧了潜在不良贷款的攀升。
另一方面,“去产能化”给资产盘活带来巨大压力。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银行业“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为18675.39亿元,占总贷款比重为2.87%。尽管“两高一剩”贷款较以往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结构性产能过剩依然非常严重。2012年,中国产能利用率为57.8%,远远低于1978年以来中国产能利用率72%-74%的平均水平。今年以来产能过剩进一步蔓延,不仅钢铁、水泥、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就连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银行资产质量受产能过剩贷款拖累严重。但反过来,淘汰落后产能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因为一旦企业破产倒闭,商业银行就会因其资金链断裂导致大量坏账,这就需要银行计提自己的拨备去覆盖不良贷款。
要盘活资产首先要清理债务。目前中国企业和金融部门的总负债已占到G D P的270%,在最近四年多时间内较快上升,风险不断累积。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实体经济需求十分疲软,实体融资需求明显不足,但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却一直居高不下。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达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广义货币M 2存量达104万亿元,几乎占GDP的19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整个经济体内隐藏着巨额的存量债务,债务黑洞吞噬并沉淀着新增货币,大大降低了货币乘数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可见,大量依靠债务融资、出现结构错配是存量资产难以盘活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未来资产证券化可能会成为一大方向。资产证券化意味着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以发行证券的模式出售,以获取融资并最大化地提高资产流动性,进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不仅为融资主体提供了更透明、更灵活的融资渠道,而且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能够将银行不良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减少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从而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银行体系的风险,并优化银行资产负债表,因此,金融机构对资产证券化有很高的利益诉求。
资产证券化的另一个利益诉求方来自于地方政府,当前地方平台债务高悬、风险积聚,调控收紧难解资金饥渴。显然,不受资产负债率限制的资产证券化被地方政府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在推进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必须先建立起风险评估和监管的大框架,防范过度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新增风险。毕竟,为了解决老问题而制造新问题肯定不是我们政策的出发点。
要盘活资产首先要清理债务。大量依靠债务融资、出现结构错配是存量资产难以盘活的重要原因。中国整个经济体内隐藏着巨额的存量债务,债务黑洞吞噬并沉淀着新增货币,大大降低了货币乘数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未来资产证券化可能会成为一大方向,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均对其有很高的利益诉求。但在推进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必须先建立起风险评估和监管大框架,防范过度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新增风险。毕竟,为解决老问题而制造新问题肯定不是政策的出发点。
盘活存量势必要对既有格局做出重大改革,而这又势必对旧的、不好的资产做全面地清理,并做出优化调整。因此,盘活存量也被视为盘活中国经济的一盘大棋。
为抵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波,“4万亿”刺激经济增长计划衍生出28万亿的投资存量。在投资扩张的推动下,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不仅导致了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降低,也导致了包括政府、居民、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部门负债率大幅上升,资产负债表出现明显恶化。
今年以来,伴随着实体经济下行,以及债务率持续攀升,大量资金更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根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2013年一季度表外融资增加2.02万亿元,同比多增1.33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32.8%。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债券融资的大幅增长,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背离,释放出来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和虚拟经济内自我循环,导致“金融空转”之势愈演愈烈。其中大量资金逐利房地产领域,因为房地产价格的持续攀升为资本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投资回报。
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监管套利”也不断出现,企业从银行贷款和债券市场获得的资金以其他形式(如信托、委托贷款)被转贷,导致资金量与经济增长出现严重的不匹配。因此“纠正资源错配、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效率”是“盘活存量”的重点与核心。
然而,“盘活存量”的最大难题还在于如何清理债务和不良存量资产,如何把流向虚拟经济领域以及沉淀于不良资产及产能过剩领域的存量资产盘活起来。受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质量波动、房地产贷款质量波动影响,部分银行拨备压力逐渐增大,资产质量波动反过来又影响银行的利润留存能力,在外部筹资环境不宽松的情况下,部分银行短期内无法筹到必须的资本数额,加剧了潜在不良贷款的攀升。
另一方面,“去产能化”给资产盘活带来巨大压力。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银行业“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为18675.39亿元,占总贷款比重为2.87%。尽管“两高一剩”贷款较以往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结构性产能过剩依然非常严重。2012年,中国产能利用率为57.8%,远远低于1978年以来中国产能利用率72%-74%的平均水平。今年以来产能过剩进一步蔓延,不仅钢铁、水泥、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就连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银行资产质量受产能过剩贷款拖累严重。但反过来,淘汰落后产能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因为一旦企业破产倒闭,商业银行就会因其资金链断裂导致大量坏账,这就需要银行计提自己的拨备去覆盖不良贷款。
要盘活资产首先要清理债务。目前中国企业和金融部门的总负债已占到G D P的270%,在最近四年多时间内较快上升,风险不断累积。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实体经济需求十分疲软,实体融资需求明显不足,但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却一直居高不下。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达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广义货币M 2存量达104万亿元,几乎占GDP的19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整个经济体内隐藏着巨额的存量债务,债务黑洞吞噬并沉淀着新增货币,大大降低了货币乘数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可见,大量依靠债务融资、出现结构错配是存量资产难以盘活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未来资产证券化可能会成为一大方向。资产证券化意味着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以发行证券的模式出售,以获取融资并最大化地提高资产流动性,进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不仅为融资主体提供了更透明、更灵活的融资渠道,而且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能够将银行不良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减少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从而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银行体系的风险,并优化银行资产负债表,因此,金融机构对资产证券化有很高的利益诉求。
资产证券化的另一个利益诉求方来自于地方政府,当前地方平台债务高悬、风险积聚,调控收紧难解资金饥渴。显然,不受资产负债率限制的资产证券化被地方政府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在推进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必须先建立起风险评估和监管的大框架,防范过度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新增风险。毕竟,为了解决老问题而制造新问题肯定不是我们政策的出发点。